“咚咚咚,王大爺在家嗎?最近沒啥要緊事不要出門……”新壩鎮魏口村黨總支書記夏桂榮正帶著黨員志愿者挨家挨戶做行程登記,提醒村民做好防護,炎熱的天氣依然擋不住他們堅毅的步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連云港海州區新壩鎮的村(社)到處都能看到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
新壩鎮地處市區南大門,與灌云縣接壤,境內有G15高速、連鹽鐵路、G204國道等多條交通要道,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以來,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管控及排查壓力驟然增加。針對農村群眾居住零散的情況,該鎮按照“就親、就近、就友、就鄰”的原則,建立黨委領導、支部組織、黨員參與的“聯戶”工作模式,編織以黨組織為中心、黨員干部為骨干、群眾共同參與的疫情防控網。全鎮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一線防控,帶頭亮出身份堅守卡口,帶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帶頭落實科學防控措施。
8月2日早上5:40分,新壩鎮政府機關的徐興兵來到了G15沈海高速新壩收費站出入口,更換醫用口罩,手持停車標識,開始一天的防疫卡口執勤工作。據了解,徐興兵是8月1日深夜12點被同事“強制”換班的,三班輪倒的工作,他硬是堅持十余個小時。徐興兵說:“我是黨員,急難險重的事必須帶頭上?!?:02分,迎來了第一輛來自鹽城的貨車,他走上前,舉起停車標識,熟練地詢問和囑托,“最近有沒有經過南京揚州張家界等中高風險地區”、“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以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連期間如果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與所在村或社區聯系”……這樣的詢問他每天要重復無數遍。引導進入市區車輛有序登記、測量體溫和查看健康碼,一天值守下來,他的嘴唇早已皸裂泛白,但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他盡量減少摘下口罩喝水的頻率。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新壩鎮黨委從上到下繃緊一根弦,在高速出口、入鎮主要路段到入村通道,增設10多個卡口,不斷延伸層層防護;建立“紅色先鋒隊”,黨員志愿者堅守在各個防疫卡口,為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紅色屏障”。
“請各村抓緊時間排查上報風險地區來連人員名單、核酸檢測情況……”,2日凌晨1點的新壩鎮教衛辦公室,黨員印志儉有條不紊地協調著各村排查重點地區人員來連情況,一天下來,他累的腰酸背疼,也顧不上喝口熱水,因為他知道,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容不得任何的疏漏,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全鎮群眾的健康。短暫的休息后,天還沒亮,他又奔赴到核酸檢測點,協助衛生院做好全鎮核酸檢測工作,手持小喇叭,用嘶啞的聲音喊出:“請保持1米安全距離,帶好口罩,出示蘇康碼、行程碼,做好登記”、“請大家做好防護,不會操作的村民可以請現場志愿者幫忙”……還未進入衛生院,就能聽到他站在等候區通過“小喇叭”引導群眾有序排隊,提醒大家提前掃碼登記,現場協調各村黨組織負責人推進采樣進度。
新壩鎮黨委書記王昌杰表示,在疫情“大考”中,新壩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沖鋒在前、吃苦在前、克服炎熱天氣等諸多困難,堅持24小時輪班值守,做到關鍵時刻有黨組織、關鍵崗位有黨員?!跋乱徊?,將不斷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充分發揮基層黨員‘鐵腳板’精神,奔赴在疫情防控一線,守護好每一位新壩人的健康?!?/p>
(通訊員 張欣羽 于娜 陳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