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黨建網
今天是:
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組織建設 >> 人才工作

讓更多“第一資源”注入江蘇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新華日報 發布日期:2022-11-29 16:05 瀏覽次數: 字號: [小] [中] [大]

發展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把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去年12月,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發出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全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的動員令。一年來,全省各地在引才平臺搭建、人才政策升級、發展生態優化等方面有哪些新舉措、新亮點?我省各地近期密集舉辦的各類人才盛會和創新創業賽事,提供了觀察的窗口。

賽馬場上選駿馬 產業發展增活力

11月15日,無錫“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天津某科技公司的路演項目圍繞為企業提供低碳轉型解決方案展開,選手王逸霖剛一下臺,無錫相關產業園區和銀行融資人員就紛紛遞上名片爭取合作。

南京郵電大學的黃曉東博士一直在為“下一代射頻無反射濾波器芯片產業化”項目尋找合適的土壤,今年6月份,通過“太湖杯”賽事,他和錫山區一拍即合?!氨荣惿形赐耆Y束,辦公場地和人才公寓等就落實到位,產品已進入測試階段,我們期待能夠盡快融入無錫的芯片產業集群?!秉S曉東說。

“和王逸霖、黃曉東一樣,大多數創業人才帶著項目來參賽,他們基本都是沖著城市產業和事業機遇來的?!_賽3年來,我們不斷完善以賽代評、以賽攻關等創新機制,配以金融加持、創業保障等配套政策,提升吸引力?!睙o錫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袁曉雷說,以今年舉辦的首屆船海大賽為例,大賽圍繞兩道專業賽題開展“賽馬”攻關,吸引全國413支參賽隊伍前來揭榜。一等獎得主不僅能獲得參評太湖人才計劃的快通卡,還有機會參與太湖實驗室相關項目研發,助力攻關深海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一座無形的橋梁,把人和城緊緊牽到一起。大賽“吸才力”從數據中可見一斑:以本屆“太湖杯”賽事為例,5700多個報名項目大多聚焦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無錫市的重點產業。今年報名項目中,已有122個參賽團隊在錫落戶創辦企業,總注冊資本達13.88億元;3年來,“太湖杯”賽后落地和意向落地項目累計358個。

11月8日,首屆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及縣(市、區)系列大賽落幕,196個優質項目成功落地,成為南通人才科技政策重點關注對象?!皡①愴椖渴俏覀冊陂L三角賽區、中部賽區、西部賽區、北部賽區等賽區廣泛甄選而來,根據各板塊產業園自身特色,推薦優質項目對接落戶,進一步提高項目與產業的匹配度?!蹦贤ㄊ形M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主任孫劍波說。

擴建賽場廣選駿馬,還要分辨哪些人才“搶到碗里”才是好。多地在賽制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提升引才精準度、適用性,真正為產業發展賦能。孫劍波介紹,為避免賽事主題分散造成的資源浪費,南通明年將進一步加強市級層面的統籌,進一步細分賽道,采取“人才+項目+產業+園區+基金”的模式,分產業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在遴選優質項目的同時,開展產業園區對接和產業基金匹配,更大力度支持人才項目落地,推動相同產業人才項目集聚。

“各地積極搭建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對接的平臺,亮點不斷,成效明顯。但也要看到,‘一盤棋’思維不夠,人才為賽而賽、反復奔波的現象時有存在?!睙o錫學院副校長、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徐軍海認為,各地應打好攬才“組合拳”,加強區域間的協同、主題上的歸納,通過共辦活動擴大影響力,提升品牌特色。

放大比較優勢 避免同質化引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近年來,全省各地人才政策迭代升級,真金白銀的政策加速高端人才、科創要素的集聚。但在嘗到甜頭的同時,各地也應理性避免盲目跟風加碼、政策趨向同質化等問題。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王成斌認為,人才政策不是簡單做加法,應當突出比較優勢,精細施策。

面對人才基礎較好的中心城市和周邊同量級城市,如何在產業同構、創新同求、人才同質的競爭態勢中脫穎而出?如何將城市定位和人才需求的信息傳遞清晰?對于一些二三線城市來說,這樣的思考尤為迫切。

今年,鹽城拿出3.12億元預算投入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是長三角地區投入比重最高的城市。在11月13日舉辦的第十二屆沿海發展人才峰會上,這座濱海城市抓住“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這個“破題之鑰”,舉辦綠色低碳產業人才發展大會,成立長三角綠色低碳發展專家智庫、綠色低碳人才培養高校聯盟,讓人眼前一亮。會上簽約引進一批國內外綠色低碳產業頂尖人才,為產業升級再添想象空間。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連云港打破人才區域藩籬,通過設立離岸孵化基地,鼓勵企業到國內發達地區、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等“人才飛地”和離岸孵化器,就地使用人才資源。目前,連云港已在上海等地先后成立16個“飛地孵化器”,擁有碩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2000余人,已落地項目75個,引進各類高端人才80人?!敖衲晡覀冊侔l布新政,對進入中華藥港醫藥產業人才飛地工作的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在連繳納的,經認定可同等享受連云港各類高層次人才政策?!边B云港市委人才辦副主任肖雙說。

人才政策貴在精準,對人才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做好差異化競爭是必答題。對于人才集聚優勢明顯的城市來說,如何放大優勢、提升增量是要思考的重點。

抓青年就是抓未來,這一理念在各類人才政策中愈發得到體現。去年4月,蘇州出臺首部專門面向青年群體的青年發展規劃,在全省首先提出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短K州市支持青年人才發展若干措施》聚焦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給予最高500萬元科技項目資助和最高5萬元生活補貼,在全市多點布局100個“蘇青驛”青年人才驛站,統籌推進人才公寓建設使用,積極營造“蘇州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蘇州更有為”的青年發展生態。

搭建全周期體系 人才服務無微不至

“沒有繁瑣的申報手續,確實很省心?!苯衲?月,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宇在連續3年享受生活補貼之后,拿到一次性15萬元的購房補貼。這得益于南通依托全省一體化平臺建立的易操作、便捷化申報系統,該系統通過減省申報環節和材料,相關補貼實現“線上申報,即刻受理,定期審核發放”。今年以來,已有1.6萬名來通就業人才領取市級生活補貼約2.4億元。

提振城市人才競爭力,加分項在人才生態,核心靠服務體系。近日,南通整合全市人才政策資源,集成發布“人才政策、創新載體、科技金融、產教融合、人力資源、樂享生活”六位一體的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務體系?!拔覀兲峁┮徽臼?、集成化、主動化服務,打造涵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新創業空間體系;從投資、貸款、保險等多方面為人才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等?!蹦贤ㄈ瞬虐l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晶說。

從用戶思維出發,為人才企業成長賦能。今年5月起,南通人才發展集團圍繞重點推進的主要產業鏈開展人才培訓,針對企業需求,聯合國內重點高校,積極對接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邀請知名創業導師、行業名師,聚焦傳統企業效率革命和人才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提升,貼心的“菜單式”培訓獲得不少人才的好評。

立足加快產業強市建設,徐州“彭城英才”新政進一步加大對領軍人才及創辦企業的扶持力度,統籌各類資源,為各類人才和人才企業提供全要素全周期賦能服務,包含項目資助、配套獎勵、二次資助等剛性資金支持,工作場地、企業發展等柔性政策支持,以及住房安居、父母養老等生活支持。11月12日,徐州舉辦的首屆淮海人才峰會上,12家2021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萬元的人才企業,集體捧回100萬元至300萬元的資助獎金。

陽光和雨露是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養分,放眼各地,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成為新趨勢,各地探索構建多層次人才金融產品供給體系,為創業創新者創造自由成長的空間,幫助他們降低創業風險,在屬于自己的賽道上茁壯成長。

歷時10個多月籌備,泰州市首只天使投資基金近日揭牌,目標總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首期2億元基金中由市財政出資0.8億元?;鹬攸c投向符合國家、省和泰州市的產業政策導向、產業發展規劃和區域發展戰略的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目前正在抓緊開展前期項目物色工作。

此前,連云港設立2.7億元醫藥人才創投基金,累計為160余人次發放“人才貸”共計2.5億元。近期,連云港再度發布人才創投基金,金額3億元,聚焦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的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撬動更多優秀人才、優質項目精準落地。

“源源不斷的幫助,讓我們能夠放開手腳大展宏圖?!苯K賽科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迪川說,在公司落地投產、突破高端日用化學品領域技術壁壘等方面,連云港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撐。去年,公司和清華大學團隊緊密合作攻關的“脂肪仲醇聚氧乙烯醚清潔生產新工藝”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林元沁)



欧美性爱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