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睆拿撠毠缘洁l村振興,農民始終是黨和國家的關注焦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讓聚光燈打在農民身上,讓農民成為“大合唱”主角。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鞭r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頂梁柱”,只有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打造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才能為農民“唱戲”搭好“舞臺”。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持續整頓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選優配強農村“領頭雁”,切實把資源統籌起來、干部組織起來、群眾調動起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帶動農民干在產業鏈、富在產業鏈,共享產業發展成果,讓更多農民吃上“產業飯”。
鄉村振興應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應為農民而建,評價鄉村振興效果好不好也應是農民說了算。實踐證明,農民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力量,農民贊成支持的,工作就事半功倍;農民反對抵制的,工作就難以開展。廣大農村基層干部須充分考慮農民的期待與顧慮,端正態度、擺正位置,始終把農民當親人,常與農民坐在一條板凳上拉家常、問冷暖,在田間地頭找問題、尋對策,把農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實事好事辦進農民心坎里,增強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鄉村振興是以農民為主體的全面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走遠走實農民是“主力軍”。應把吸引年輕人返鄉、培養高素質農民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鼓勵人才扎根農村就業創業,完善新型農民培育制度,推動“產業+人才+就業”聯動,依托數字化平臺引導農民“云端”擁抱新知識新技能,培育儲備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農人”。持續探索村民自治的具體形式,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連云港市海州區委組織部顏明珠,首發于交匯點新聞先鋒e評)